復園路
一、道路名稱:復園路編輯本段
復園路原本是一條小巷,以“復園里”得名。而“復園里”則得名于此處原有的“復園”(即復園里1-5號、復園里6號歷史建筑所在的復園新村)。
來源:福州老建筑百科(fzcuo.com)
二、道路起訖:編輯本段
三、道路演變:編輯本段
1970年代,復園路曾名中越路。據網友8849回憶,當時中國援助越南抵抗美國,為紀念中越友誼而將道路改為此名。當時還有一批越南青年在復園路上的省軍區(現東南守押)學習駕駛技術。(以上說法,完全事實!"鄉巴佬"說)
來源:福州老建筑百科(fzcuo.com)
另據復園路穎廬的老人說:“中越路”是為了安置越南排華時期來到福州的難民(許多難民都安置到了華僑塑料廠)而得名。但越南排華已是1978-1979年,與設路名時間不符,因此該說法并不可取。 來源:福州老建筑百科(fzcuo.com)
2017年12月14日,福州市發改委批復首山路北段道路工程初步設計及概算。首山路北段工程西起上三路與首山路交叉口,東至六一南路與大坪路交叉口。道路全長953.903米,規劃寬度34米,并遷建復園新村至道路K0+650至K0+720段南側。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包括道路、給排水、綜合管線、電氣照明、綠化、交通及安全設施等。根據該規劃,復園路上的歷史建筑復園路1-5號(復園的一部分)將被遷建。 來源:福州老建筑百科(fzcuo.com)
2018年9月19日上午,福州市首山路北段道路工程在倉山區舉行隆重開工儀式,市建委鄭軍副主任在儀式上發言,對建設提出要求,作為市政府2018年緩堵攻堅項目,首山路北段是打通首山路與大坪路的重要節點路段,也是煙臺山片區內的一條規劃主通道,要求參建各方要提振精氣神,卯足干勁,保質保量完成建設任務。
2019年3-4月,首山路北段道路工程開始拆遷。福州老建筑群網友們對道路拆遷工程持續關注,經營復園里1號的陳浠等人以“復園里國際藝術節”等多種形式發聲,并邀請林軼南、薛紀天、小飛刀等在復園里舉辦了分享會;媒體也對位于風貌區的復園路、上藤路的命運做了不間斷的報道。 來源:福州老建筑百科(fzcuo.com)
2019年4月17日,福州市副市長楊新堅等人帶隊走訪復園路,并參觀了“復園里1號”,做出了“原地保留復園里1-5號建筑”的決定。 來源:福州老建筑百科(fzcuo.com)
2019年4月19日,《海峽都市報》刊發《復園路啟動改造 為歷史建筑讓路》一文。文章明確,“給歷史建筑讓路,對復園里1-5號原址保護;在滿足基本交通出行需求的基礎上,將復園路由片區交通干道調整為歷史風貌區區間道路,并按此功能定位進一步調整完善”。
來源:福州老建筑百科(fzcuo.com)
來源:福州老建筑百科(fzcuo.com)
2019年4月19日,福建省委副書記、福州市委書記王寧亦率隊走訪復園路并參觀了“復園里1號”。
來源:福州老建筑百科(fzcuo.com)
四、沿途建筑:編輯本段
復園路上的老建筑包括: 來源:福州老建筑百科(fzcuo.com)
【復園路北側,自東向西】 來源:福州老建筑百科(fzcuo.com)
來源:福州老建筑百科(fzcuo.com)
復園路4號 - 清河廬(原復園里1號,又名清河山廬) 來源:福州老建筑百科(fzcuo.com)
復園路6號 - 穎廬(原復園里2號) 來源:福州老建筑百科(fzcuo.com)
復園路12號 - 東南守押辦公樓 來源:福州老建筑百科(fzcuo.com)
復園路12-7號 - 推測為“璞園” 來源:福州老建筑百科(fzcuo.com)
來源:福州老建筑百科(fzcuo.com)
【復園里南側,自東向西】
復園路25號 - 茶廠新村(推測原為“樸園”)(之前是財貿學校宿舍69年轉為茶) 來源:福州老建筑百科(fzcuo.com)
復園里1-6號 - 復園 (原復園里7號,包括復園里1-5號和復園里6號兩座建筑)
公園路4號 - 西林小筑(原復園里8號,建筑原大門開在復園路上,門樓仍存)
來源:福州老建筑百科(fzcuo.com)
【有記載但位置未知的】 來源:福州老建筑百科(fzcuo.com)
瓊廬(原復園里3號,位置可能在現警院宿舍內)
來源:福州老建筑百科(fzcuo.com)
璞園(原復園里4號,位置可能位于現復園路12-7號) 來源:福州老建筑百科(fzcuo.com)
來源:福州老建筑百科(fzcuo.com)
【2012】
來源:福州老建筑百科(fzcuo.com)
來源:福州老建筑百科(fzcuo.com)
來源:福州老建筑百科(fzcuo.com)
來源:福州老建筑百科(fzcuo.com)
來源:福州老建筑百科(fzcuo.com)
來源:福州老建筑百科(fzcuo.com)
來源:福州老建筑百科(fzcuo.com)
來源:福州老建筑百科(fzcuo.com)
附件列表
詞條內容僅供參考,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
(尤其在法律、醫學等領域),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