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園路
一、道路名稱:公園路編輯本段
二、道路起訖:編輯本段
公園路南起福州人民體育場北門,北與公園西路、立新路相連,全長450米,隸屬于倉前街道。倉前街道居委會駐地在公園路27號。
來源:福州老建筑百科(fzcuo.com)
三、道路沿革編輯本段
清光緒初年,由英國領事領頭向清政府租借地皮建跑馬場。清政府征民田350余畝讓租,年收租銀1000兩。
來源:福州老建筑百科(fzcuo.com)
民國后,跑馬場被改建為“林森公園”,此為“公園路”名由來。 來源:福州老建筑百科(fzcuo.com)
早期的公園路并無太多住房。民國十六年(公園1927年)以前,跑馬場周圍還主要是農田。從民國十六年(公元1927年)到廿六年(公元1937年)的10年時間內,受到北伐前夕收回租界浪潮,以及國民政府“黃金十年”經濟增長的影響,公園路區域興起了建設的高潮。其中較為著名的是公園路南部,由振廬(福泰和匯兌莊老板周學振住宅)、清河廬、穎廬、公園路6號、東山別墅組成的“東山別墅”建筑群、由西林小筑、復園里1-5號、復園里6號組成的“西林小筑”建筑群,建設時間均在民國十六年(公元1927年)到二十年(公元1931年)之間。公園路建筑群的拓展也影響了積興里建筑群的形成(主要建設時間在民國二十年以后,即1932-1935年間)。 來源:福州老建筑百科(fzcuo.com)
四、沿途建筑:編輯本段
公園路沿路綠樹成蔭,環境優美。沿路著名建筑(群)有:
來源:福州老建筑百科(fzcuo.com)
【公園路南端】
公園路1號 - 跑馬場(現福州人民體育場,福州市體育運動學校)
來源:福州老建筑百科(fzcuo.com)
【公園路西側,自北向南】 來源:福州老建筑百科(fzcuo.com)
公園路36號 - 比利時駐福州領事館 (已拆毀) 來源:福州老建筑百科(fzcuo.com)
公園路 來源:福州老建筑百科(fzcuo.com)
公園路?號 - 景廬(原人民公園路29號,已拆毀)
公園路30號 - 清廬(原人民公園路32號,已拆毀) 來源:福州老建筑百科(fzcuo.com)
公園路31號 - 郁廬(與清廬相鄰,已拆毀)50年代曾作為郵電幼兒園使用(花園及空地較大), (茶商陳廷炳.舊宅,50年代獻給政府.幫助國家建設.)(已拆毀)
公園路14號 - 益善里(原人民公園路36號,早期地圖均標注為“稻香里”,具體情況未知) 來源:福州老建筑百科(fzcuo.com)
公園路10號 - 振廬(原人民公園路37號,東山別墅建筑群之一,福泰和匯兌莊老板周學振宅) 來源:福州老建筑百科(fzcuo.com)
公園路8號 - 東山別墅(原人民公園路38號,謝為霖宅,東山別墅建筑群之一)
來源:福州老建筑百科(fzcuo.com)
公園路6號 - 樂天山館(原人民公園路39號,東山別墅建筑群之一) 來源:福州老建筑百科(fzcuo.com)
公園路4號 - 西林小筑(原復園里8號,西林小筑建筑群之一,一說李厚基曾住過,誤。另據陳兆奮老師回憶,建筑主人為民天醬油廠老板蔡某父親所有)
來源:福州老建筑百科(fzcuo.com)
【公園路東側,自北向南】
公園路9號 - 據說是財政廳長吳某住宅,然民國無吳姓財政廳長,是否副廳長,存疑
公園路13號 - 臥云山館(原人民公園路2號,有作“臥龍山館”,已拆毀) 來源:福州老建筑百科(fzcuo.com)
來源:福州老建筑百科(fzcuo.com)
公園路39號 - 俄國駐福州領事館(保留有俄國駐福州領事館官邸)
來源:福州老建筑百科(fzcuo.com)
來源:福州老建筑百科(fzcuo.com)
附件列表
詞條內容僅供參考,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
(尤其在法律、醫學等領域),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。